每天在打開電腦完成和偷懶貪玩中掙扎著
義大利遊記就這麼硬生生停擺了一個月的時間
要不是瓦利要跟著馬英九赴梵蒂岡恭賀新教宗這件小插曲
激發了我
還真的會再拖更久
拖到我都不復記憶了
柵欄以內的是梵蒂岡
柵欄以外的是義大利羅馬
領土一滴滴
這個全世界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梵蒂岡
卻擁有獨立的主權、行政、軍事、外交、郵政
大老闆是教宗來著
從世界各地80歲以上的樞機主教遴選出來的
不像總統有4年一次的任期
教皇一旦當選便沒有任期限制的領導著全世界的天主教徒
權力至高無上 致死方休
或者像這次的本篤16世教宗說他很累不想幹了
才有可能重新再選一次的新教宗
我們到達的當日
就是在這麼奇妙的時間點上
雖然礙於時間關係
像是西斯汀禮拜堂、松果中庭、梵蒂岡博物館都無法參觀
只有瀏覽聖彼得廣場和聖彼得大教堂
但參觀完梵諦岡的當晚
各大新聞媒體便密集播放教宗辭職的消息
隔天便聽說聖彼得大教堂和西斯汀禮拜堂就沒有正常開放了
有許多觀光客就這麼不得其門而入
相較我們就真的是天主保佑了
既然是這麼神聖的地方
當然不能馬虎
進入梵蒂岡要經過相當嚴密的安檢
在迴廊排隊只是第一關
冬天淡季約莫半小時
夏日觀光客大爆滿的時後一兩個小時跑不掉
可以幻想一下在三四十度的艷陽下苦等通關
就發現當日的低溫配艷陽何嘗不是件好事
當然排隊的時間長短也關乎那日安檢人員的心情
是不是處在一看到你就覺得你完全無害馬上放行的那種好心情
安檢通過之後便是貝尼尼設計的聖彼得廣場
亦是羅馬時代巴洛克風格最輝煌的紀錄
方尖碑兩側的圓柱迴廊從聖彼得大教堂往外延伸
與母親的懷抱呼應
整座廣場長240公尺是橢圓形的
(導覽員講的時候我錄下來,根本就是無可救藥的職業病捏)
天使與魔鬼電影內的方尖碑佇立在眼前
左右各兩座噴泉
冬季時不常曬到太陽的防止結冰所以不會噴水
感受各地信徒在此朝聖的心情
下次去一定不會忘記察看地板上西風的雕像
抬頭可見到迴廊上頭140尊的聖徒像
每個皆有三公尺高 被陽光襯的好似神蹟
然後回頭看即是聖彼得大教堂了
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我是覺得看完他以後歐洲任一教堂都相形失色啦
進入聖彼得大教堂前會在右側見到這座聖門
據說是25年才開啟這麼一次
門後面用磚頭封死的
屆時必須靠教宗舉行儀式才能打開
因為通過聖門即代表罪惡被寬恕
所以榮獲信徒最喜歡的門第一名
其他還有中門、聖事門、善惡門跟死門(誰想從這裡走過去啊)
通常觀光客都從中門走過去
然後一抬頭就是宏偉的拱型屋頂
牆壁上雕刻壁畫目不暇給
藝術價值等級相當之高呢
以此為背景 照起來超有FU的
因為是淡季所以遊客總量在一個可以舒適穿梭觀賞的程度
所以可以近距離欣賞到聖彼得本人
聖彼得就是達文西畫的「最後的晚餐」裡面坐在叛徒猶大旁邊的那位
他也是耶穌挑選的第一位聖徒
很久很久以前被釘在這裡的十字架上
大家為了紀念他
就在他的墳墓上頭蓋起聖彼得大教堂
中間還經歷了許多曲折離奇的故事
才演變成現在這樣
當然 聖彼得也就是第一位教宗囉
再來 沒有他就沒有這座教堂的大師米開朗基羅(不是忍者龜喔)
他在這邊也留下很多很厲害的大作
除了屋頂的裝修是他監督的之外
這副「聖殤」也是大家排隊爭相觀賞的
聖母哀慟的抱著從十字架上被卸下來的耶穌
是米開朗基羅22歲時的作品
要表現的是瑪莉亞的堅強而不是傷心
走近點看可以發現米開朗基羅將耶穌的年紀停留在死去那一刻的中年
反而聖母是以受孕那一刻的少女姿態呈現
聽說如果再走近一點是可以看到米開朗基羅在聖母衣帶上面的簽名低
再來一座貝尼尼的五聖像
上面的那位男子是教宗亞歷山大七世 因為他的墓在這邊喇
然後角落的四位女神分別是真理、仁慈、正義、智慧
不過誰是誰我倒是不太熟
中間的磚紅色布幔是以整塊花崗岩雕刻而成的
拉近一點看就有個惡魔手持沙漏要衝出來
(抱小孩的那個應該是仁慈女神吧)
我當場看明明就很像啊
為什麼這張圖看起來這麼不像呢
反正那骷髏代表死神啦
再來一張
大家抬頭張嘴讚嘆著
又在假掰的祈禱著
走著走著
都會見到某位教宗的遺體就這樣擺在這兒
很明顯的看得出來 又是聖徒雕像
可能是昭告世人 不捐錢給教會就會被懲罰吧
這是告解室
回頭再看看聖彼的大教堂
觀光客的在此一遊照
一旁可以看見雄赳赳氣昂昂但打扮相當活潑的視覺系─
梵蒂岡的瑞士衛兵團﹝Swiss Guard﹞
關於瑞士衛兵的制服
一般的說法都說是米開朗基羅親手設計
不過也有一說 紅色、黃色跟藍色是義大利麥迪奇(Medici)家族象徵圖案的顏色喇
聖彼得大教堂 done
下次的目標地板上的西風雕像喇